最近…勞動部一位員工,因長期遭受職場霸凌,加班後在辦公室自盡,震驚全台。

你知道嗎?根據研究,醫療照護產業的勞工,有38%曾受到職場霸凌!護理師的狀況最嚴峻,高達64%的護理師曾受到霸凌!
研究指出,必須輪班者、工作時數長、年資較淺、薪水較低者,是容易遭到霸凌的主要族群。受害者通常權力低於加害者,因此無力反擊或終止攻擊行為。

而霸凌通常是長期的行為。受害者會出現自我歸咎、憂鬱、現實休克、溝通能力下降等情況,導致工作能力下降,進入惡行循環,最後離開職場,甚至產生自殺意念。
我們不要再忍了,好嗎?
霸凌的狀況通常很複雜、幽微,涉及單位氣氛、組織文化,透過既有的法律和制度,通常無法「直接」解決。官官相護、吃案、息事寧人…才是常態。


但我們並不是束手無策、任人宰割!組成工會,就可以出席醫院職安會議進行監督、參與不法侵害調查,讓醫院必須進行調查、懲處或調離霸凌者、不能再吃案!
我們不要再忍了,好嗎?
====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 針對【職場霸凌】之聲明====
◆勞動價值與人權保障,是永續社會發展的基石◆
近期勞動部所屬單位發生之憾事,坦言之,恰是我國勞動者在職場所面對的困境。基於對勞工基本權益的堅定信念,對於當前勞動政策、職場環境與基本待遇及福利,本會呼籲政府與社會各界正視下列議題:
▌一、勞動待遇與職場安全之重要性,不亞於經濟成長!
勞動力是社會的中堅力量!台灣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,勞動者的權益保障,將直接影響家庭照顧量能,與國家整體競爭力。從國家整體經濟利益的角度觀之,經濟成長動能,有賴勞動者的勞動力付出,珍惜勞動力,才能實質提升國力。將「勞動待遇與職場安全」納入考量,經濟才能永續發展,醫療技術才會精進。勞動力,是社會進步的基石。
▌二、勞動法規僅是最低標準,政府應成為典範
1. 重視勞動價值,確保薪酬公正
勞動力的付出應得到相應的薪酬!以醫療業為例,公立醫院與醫學中心更應該以身作則,提升待遇,依法給付員工超時勞動所應得的加班費。醫療勞動者的培訓相當耗時,每一分醫療勞動力及其背後的家庭支持,都應獲得合理薪酬。對於任何形式的剝削或壓榨,我們都應採取零容忍的態度!
2. 落實職場與家庭生活的實質平衡
醫療業的勞動者致力於照護患者的健康,醫療勞工本身的身心健康,亦應獲得重視與保障。出於對於醫療專業的尊重以及對病患安全的重視,醫療院所應規劃合理人力配置、並補足相應人力,不應任意進行職務調動支援來彌補人力缺口。營造能實質兼顧工作與家庭的多元友善環境,政府與醫療院所經營者責無旁貸!
3. 勞權即人權,尊重勞動者尊嚴
研究指出,當員工進行有關權益損害的院內申訴,在公立醫院中,案件不被受理的情況,居然更甚於私立醫院!政府與醫療院所經營者,應致力於職場霸凌的辨識與預防、積極排除各種歧視與不公平對待、務實地改善不法侵害個別案件的困境。形式化的會議與作假文化,無法改善任何職場霸凌的狀況,落實不法侵害的事前預防及事後處置,才讓勞工能在安全、尊重與公正的環境中工作!
▌三、破除平庸之惡,還給醫療人員健康的職場環境!
醫療職場人力不足、高壓管理、待遇過低等情況,早已不是新聞。我們期盼,政府能以身作則,積極制定並推動有助於提升勞工福祉的政策,並號召雇主共同履行社會責任,尊重並維護勞工基本權利。醫療作為公共服務業,捍衛醫療勞工的權益,不僅是對勞動者的支持,更是堅守社會正義與國人健康的必要作為。起身,作為,破除平庸之惡,還給醫療人員健康的職場環境!

====參考文獻====
為何無法消除敵意環境?分析醫院內處理性騷擾事件的權力運作(2019,張晉芬)
護理職場霸凌對工作倦怠感及健康照護產能影響之研究(2016,傅玲等)
比較醫療與非醫療機構護理職場霸凌及相關因素(2016,林莉雯)
職場霸凌的概念分析(2011,馬淑清等)